孩子的几个小动作,是视力下降的征兆!

2016-10-11

孩子在看电视时,是不是离电视越来越近?是不是经常眯着眼睛或者喜欢歪着头、斜着眼睛看东西?频繁的眨眼睛、揉眼睛?

开学季,据说家长们的心情是这样的...

不过,家长们在开心之余,还需要多关心问问孩子,是否还能看得清黑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观察小朋友的举动,一旦出现以下的情况,很可能说明视力已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验光检查。

1看电视越来越近

如果小朋友看电视的时候,不是坐在原来的沙发上,而是搬了一把小椅子,坐到了更靠近电视机的位置再观看。出现这种现象,家长们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那是因为原来的距离已经看不清,才将距离挪近。

2眯着眼睛看东西

眯眼时可以减少顺规散光对视力的影响,从而使得看东西相对清楚。歪着头、斜着眼睛是因为在某一个角度可能获得更好的视力。不过也可能是发生了斜视,需要家长引起重视。

3频繁地眨眼、揉眼

因为小朋友眼睛的调节能力都很强,当刚开始看不清楚东西的时候,眼睛就会努力动用调节去看清物体。长时间下来,眼睛很容易疲劳,通过眨眼或揉眼可以缓解疲劳,使得视力暂时上升。

当小朋友出现以上表现,很有可能就是近视了,家长应该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般医生会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散瞳来看下确切的屈光情况,确定孩子是否真的近视了。

为什么要散瞳呢?

儿童眼睛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需要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眼睛处于调节静止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而目前的睫状肌麻痹药物同时合并有瞳孔散大的效果,因此也把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的验光叫做散瞳验光。

目前常用的散瞳药物主要有阿托品眼用凝胶(俗称:慢散)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俗称:快散)。主要的区别在于作用开始和恢复的时间以及对睫状肌麻痹的程度不同。一般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的屈光情况进行选择。

散瞳药物对孩子的眼睛是不会有危害的,因为药物的作用都是暂时的,散大的瞳孔可以恢复。所以家长和小朋友们不必担心和顾虑。

  不想一直戴眼镜怎么办?

建议最好能一直配戴眼镜。如果近视度数不超过200度,并且没有散光,可以只是看黑板的时候戴,看近处不戴;但是对于200度以上的孩子建议用眼时一直配戴眼镜。

很多家长开始都不能接受小朋友戴镜,于是带小朋友去做各种按摩等等治疗,不过目前并没有严格的临床研究能证实这些方法是有效的。现在被全球公认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配戴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也叫OK镜,镜片经过特殊设计,通过晚上睡觉的时候配戴,可以达到短期改变角膜形态矫正视力的目的,因此白天就不需要配戴眼镜,并且很多国内外研究都已经证实使用OK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由于OK镜的摘戴和护理都有严格要求,小孩子太小,有时候不能完全配合,一般常规推荐9岁以上的孩子验配。一般的验配范围在近视600度、顺规散光200度以内,对于近视<450度、顺规散光<150度更为适。

现在小朋友近视是越来越多,并且发生近视的年龄也是越来越小,除了遗传,还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平常应该多带小朋友参加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尽量在没发生近视的时候就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