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牙日│保护牙齿,这一条微信就够了!

2016-09-30

我们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可是生活中,大家往往会遇到各种关于牙齿的问题,牙龈出血、牙齿敏感、蛀牙等等。值此“全国爱牙日”来临之际,小编使出洪荒之力,整理了各种牙齿问题的预防解决办法。赶紧收藏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救急哦!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2.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还会造成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孕妇的口腔感染是早产和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3.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现相应的表征。例如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伴发牙周炎、拔牙伤口难以愈合,艾滋病患者早期会出现口腔病损,发生口腔念珠菌病等疾病。

4.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防治全身性疾病有利于促进口腔健康。

5.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存在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精神压力等。




口腔疾病可防可控可治

1.龋病和牙周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菌斑微生物就不会发生龋病和牙周病。

2.防控口腔疾病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洁治(洗牙)等。

3.有效刷牙能清除牙菌斑,是最主要的个人口腔维护方法。成人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点清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菌斑,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儿童提倡用圆弧法刷牙,在儿童还不能流利地书写阿拉伯数字(6~7岁)之前,家长可帮助儿童刷牙。

4.龋病和牙周病可防可治,定期检查、及早防治是关键。早期的龋病通过使用氟化物等措施可控制龋病的进展甚至治愈。早期的牙龈炎通过洁治和有效刷牙可治愈。

5.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行动起来,你离好牙只有一步之遥

牙齿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只有持之以恒地爱牙、护牙,才能长期使用它们。下面分享一些牙齿日常护理的知识和技巧: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刷牙实行“三三制”:每天刷牙3次,每次刷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成年人选择含氟牙膏。进食后可以使用温水或是淡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侵蚀牙齿的危害。

多吃护牙食品、少喝碳酸饮料

多吃高纤维食品,比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对牙齿都很有利;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都应多食用;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牙齿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等,有利于促进颌骨的发育和牙齿的整齐。

莫把病菌口口相传给孩子

成人唾液中含有致龋细菌,喂养人把食物嚼碎喂给孩子,以及把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时,可将口腔中的致龋细菌传播给孩子,导致孩子易患龋病。看护人应注意喂养卫生,纠正不良的喂养方式,同时关注自身的口腔卫生。

用窝沟封闭方法预防“六龄齿”的龋坏

第一恒磨牙6岁左右萌出,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但是牙齿咬合面存在较深的窝沟,不易清洁,最容易发生龋病,甚至会过早脱落。窝沟封闭是在其牙齿涂布一层高分子材料,给牙齿穿上特殊的“防弹背心”,减少蛀牙的发生。

洗牙不能少

洗牙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刷牙和洗牙不能相互代替,牙结石一旦形成,只能利用超声波把牙结石“震掉”。建议每年一次。定期洗牙能够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口腔疾病是缓慢发生的,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等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治疗起来很复杂,患者也会遭受更大痛苦,花费更多。建议每年至少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做到尽早治疗。

正确的刷牙方法


①刷前牙外侧面。将牙刷头与牙齿表面成45°角,上排的牙齿向下、下排的牙齿往上轻刷,注意轻刷牙龈;

②③刷前牙背面。牙刷竖起,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④刷后牙外侧面时,把牙刷斜放在牙龈边缘,以2~3颗牙为一组,用适中的力度上下来回移动刷牙。

⑤刷后牙内侧面时,重复以上动作。

⑥将牙刷与咬合面垂直,力度适中来回刷。